萍乡市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重症军团菌肺炎退伍老兵

发表于:2025-06-02 浏览数:

退伍老兵受凉后突发高热呼吸衰竭、 病情危急

5月中旬,一场生命与死神的较量悄然展开......

莲花县66岁的退伍老兵彭老疑似在家中冲澡受凉,出现高热、气急,进展迅速。在县医院治疗2天效果不佳,甚至出现高热39.5,呼吸困难加重,伴咳嗽咳痰,无奈之下,家属在514日决定将老人转到我院进一步治疗。

考虑老人既往病史复杂,身体基础状不佳,生命体征不平稳,医院迅速将其收入呼吸重症监护病区(RICU)——这是呼吸重症患者最主要的救治场所。初步诊断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胸部CT提示右肺大面积浸润,感染范围远远超过普通肺炎,就是我们熟知的“白肺”。


图片1.png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在主任董利民、支部书记沈湘波的带领下第一时间启动紧急救治流程,开展全面检查评估,呼吸机生命支持、维持气道通畅、血流动力学稳定、水电解质营养平衡,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入院后的初始治疗方案就已经覆盖了一些少见相关感染病原体,同时,在患者血氧分压仅58mmHg时抓紧时机迅速熟练床旁实施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抽取肺泡灌洗液查找病原体,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方向;与此同时,反复与家属沟通,明确告知病情的严重程度与预后风险,清晰解释当前救治方案,取得了患者家属的信任与理解。

 

 

呼吸团队上演生死较量精准施治

很快,肺泡灌洗液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传来——找到“嗜肺军团菌”。

这种致命的非典型病原体,发病隐匿、进展凶猛,医学界称之为“沉默杀手”。一旦感染,不仅严重破坏肺组织,还可能波及心脏、肾脏等多器官功能,患者很快便会陷入多脏器衰竭的险境。

幸运的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在最关键的“黄金抢救窗口期”果断出手。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判断力以及先进的检测与治疗手段,虽然入院时已经用上了抗军团菌的药物,但患者病情仍然在加重,团队又结合病原体耐药水平数据调整抗生素,使用药物精准抗感染,医护患配合,强化一系列措施,成功遏制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图片2.png 518日和527CT对照,“白肺”明显好转

 

在住院几天后,医护人员发现老人穿上一件“对越自卫反击战”纪念衫,从家属口中得知,老人于1976年参军,在炮兵部队服役了5年,是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线战士。 

“曾是军人,就不能被打倒”,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即使脱下军装,彭老依然展现出了军人特有的坚毅与不屈,尽管他沉默寡言,也从未说起既往的功绩,却总是温良对待每一位医护人员、积极配合各种治疗,这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在大家12天昼夜不息的守护和精准救治下,老人的感染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精神状态良好,端午节前一天,终于康复出院回家了。

图片3.png 图片4.png

 

“沉默杀手”来袭 夏季军团菌感染需警惕

 

近日高温

不少市民家里开始使用空调

殊不知,长期未使用的空调

如果未经清洗就直接使用

存在健康隐患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介绍,嗜肺军团菌是引起军团菌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它是一种细胞兼性寄生的细菌,可入侵人体的巨噬细胞内,致病力强。

 

隐藏的呼吸道杀手军团菌

 

军团菌又称为“退役军人杆菌”,因曾于1976年美国费城召开退伍军人大会时暴发流行而得名。其中221人患病,34人死亡,从尸检组织中分离出病原体并将其命名为军团菌。

 

军团菌常隐藏在空调制冷装置中,随冷风吹出浮游在空气中,吸入人体后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及发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肾衰竭甚至死亡。

 

 

 

嗜肺军团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夏季炎热潮湿,是它繁殖的绝佳时机。且人们常用到的空调、热水器、淋浴器、管道、温泉等都可以成为它的繁殖之所。其发病隐匿且进展迅猛,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但一旦延误诊治,死亡率可高达10%-30%

 

值得注意的是,容易感染军团菌肺炎的高危人群有免疫缺陷病群体、中老年人、慢性心、肺、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长期住院者以及孕妇等。这些人群由于身体免疫力降低或特定健康状况,更易受到军团菌感染,需加强防护和监测。

 

图片5.png 

 

夏季预防军团菌肺炎的关键

在于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和消毒空调、浴室等

易滋生军团菌的场所

避免在未经消毒的游泳池游泳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用煮沸的水,保持室内通风

增强个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注重个人卫生

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如果出现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

明确病原体后精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