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日报】市医院成功实施机械动脉介入取栓术
血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块,它就像塞子一样会堵塞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血液不流通,人体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极易造成突然死亡。近日,市医院神经内科为一名椎体动脉、基底动脉完全性闭塞患者,成功实施了机械动脉介入取栓术。术后,刘阿姨紧紧握住医生的手说:“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椎动脉完全性闭塞,生命危在旦夕
8月13日,刘阿姨在家时突感头晕、胸闷,几小时后头晕加重,站立不稳、不断呕吐,家人立马呼叫救护车送至市医院急诊科。急诊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刘阿姨有多种基础病,病史最长达40年之久,情况不容乐观,因心电图示阵发性房颤,便立即转入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
22时10分,刘阿姨突发左侧额面部麻木,感觉异常,口角歪斜,神经内科黄春副主任紧急会诊,拉开了“生死速递”的序幕。10分钟后,迅速完善头颅MRI+MRA+灌注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卒中中心团队为刘阿姨明确了诊断——右侧椎动脉完全性闭塞。颅内大血管被血栓堵住了,大脑便出现较大面积梗死、缺血、水肿等情况,犹如田里的禾苗失去了水源,刘阿姨的意识渐渐模糊,生命危在旦夕。
火速启动绿色通道,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为生命护航
在这命悬一线之际,医院卒中中心火速启动绿色通道,介入治疗组两位医生,以及导管手术室护士、技师早已在手术室做好准备,凌晨12时40分在导管室手术室为刘阿姨快速进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内检查:脑内右侧椎动脉完全性闭塞,右侧椎动脉远段次全闭塞,并伴有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情况非常凶险,椎体基底动脉闭塞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达85%,只有利用神经介入技术,在黄金时段内尽快开通血管,才能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神经内科负责人果断地说。在与家属重点沟通、迅速取得理解与信任后,脑卒中团队果断决定采用机械动脉介入取栓术。“动脉取栓的手术有效率一般在45%左右,虽然刘阿姨血栓发生在后循环,血管条件还不好,血栓非常难取,但庆幸的是通过SOFIA远端通路导管强力抽吸,一把取出3cm的血栓,从导管开通到拉通血管仅用时30分钟,如果稍耽搁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手术医生看着脑血管恢复血流通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专家提醒:治疗时间是关键
专家提醒,脑卒中致残致死率高,在动脉取栓术应用于临床之前,这类基底动脉主干急性梗死死亡率几乎是100%;最佳治疗时间是发病6小时内,在时间窗内静脉溶栓及机械取栓可以开通血管,降低致残致死率,挽救患者生命。脑卒中急救最重要的就是把卒中患者快速送往有溶栓取栓能力的卒中中心进行救治。介入治疗对患者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可以快速、有效地直达病灶,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去年11月,市医院被授予2019年全国“高级卒中中心”,现能够独立完成颈动脉支架、椎动脉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脑血管动脉溶栓、脑血管支架取栓术,引领我市神经介入治疗急性脑卒中迈入国内先进行列。
(本文刊载在《萍乡日报》2020年9月2日 作者:张露娇、黄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