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观察】专访党委书记刘绍华——“以患者为中心,坚守医院本色”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健康中国观察》杂志在本年度第10期“健康面对面”,特别策划——“专家在身边”系列报道栏目,以《以患者为中心,坚守医院本色》为题,刊登了对我院党委书记刘绍华同志的专访文章。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是一家近百年的老院,也是一家“超前”的市级医疗机构,尽管身处中部省份地市,但医院在学科建设、发展理念、教学科研、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均突破了地方经济水平的限制,成为地市级医疗机构建设发展的杰出代表,很多做法也受到了业内关注。2019年10月,刘绍华就任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就任以来,他将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加安全"的医疗服务作为医院的核心工作,带领医院积极投身公立医院改革,在进一步优化医疗流程、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改善老百姓就医体念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萍医”之路。
Q:近年来,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萍乡市人民医院取得了哪些发展成效?
刘绍华: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已经成为萍乡的一张名片,也是江西的一张名片,在中国地市级医疗机构各项评价中也获得过不少的荣誉。2019年,医院入选2018年度-2019年度中国医院百强院,获评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典型案例(医疗机构)等多项荣誉。然而,最让我们欣慰的还是地方百姓对我们的认可和赞誉。
在我看来,萍乡市人民医院是一家有“高度”和“硬度”的医院,表现在诊疗能力、科研能力、管理理念等多个方面。我们在全国首创了院区+公园模式,拥有23个省级重点和重点建设学科,建设有国家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急救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为主体的五大中心;承担了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赣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拥有省政府学位办授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资格,拥有院士工作站2个,其中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市级1个。此外,医院以“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加安全”作为全院一切工作基准,以病人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全院一切工作的金标准,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全面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成为了一家有“温度”的医院。
Q: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形,医院的相关业务发生了哪些变化?
刘绍华:面对疫情突发后患者看病需求的累积及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呈现的就诊高峰,医院敢于担当,精准施策,科学防控,积极应对。医院于2020年2月24日在全省率先全面开诊,为久居在家的患者全面提供了就诊机会,为大家带来了方便,赢得了广泛认可。截止到8月底,医院比去年同期业务量增长了 10.8%。面对疫情大考,我们深刻体会到学科建设是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的硬实力,是为患者提供更有质量服务的基础,也是医院长久持续发展的一项生命工程。
Q:您曾说医院发展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作为区域医疗的重要力量,医院的压力和挑战有哪些?加之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医院如何应对?
刘绍华:医疗行业有其独特的特点。“机器人,大数据,精准医疗,体验革命”等已不再是新名词,新技术层出不穷,老百姓健康需求不断提升,医改任务不能松懈,身处其中,我深切感到不进则退、不快则退、不忧则退。压力和竞争有眼前能看到的,也有隐形不容易被察觉的。就医的选择权在老百姓手中,职业的选择权在医生手中,我们如何获得患者的信赖?如何留住人才?这些都是挑战。
另外,由于萍乡地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区医疗市场的变化,医院发展面临的竞争也很巨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医疗行业的竞争很大,为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永远没有终点,医院的发展和建设永远没有“满分",我们一直在路上,有危机意识是件好事。机遇抓住了就是良机,错失了就是危机,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要将忧患意识贯穿我们工作的始终。
所以,我们要定目标、引方向、强基础、补短板、重服务。要化压力为动力,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精神,传承和发展医院深厚的历史文化,切实可行的增强执行力度。当前,医院发展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医院质量与安全持续提升、学科建设的不断优化、医院品牌声誉与服务形象的塑造、重大战略的制定等都需要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 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医院要更加重视人才建设,要“树名医、造名科、建名院”,要体现对员工的关爱和对病人的关爱,从而达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为安全的医疗服务”的目标。今后,医院要以医疗为中心、科研教学为两翼,以创“名医、名科、名院”为契机,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健康服务全产业链,建成赣湘交界区域性中心医院,成为赣西老百姓生命健康最后的、最坚强的保护屏障。
Q:请您谈谈贵院要开展的“三更"工程的内容?
刘绍华:“三更”工程即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加安全的医疗服务。这是贯穿医院一切工作的主线,是“一切为民”的切入点与落脚点,是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必由之路。
大道至简。“三更”工程的背后是我们回归医疗的本质、医院的本位,也是医院加强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医院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才是衡量医院所有工作的“金标准”。
对此,医院党委通过《萍乡市人民医院学科发展建设方案》和《萍乡市人民医院“三更”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举全院之力,着力打造名医、名科、名院的“三名”工程的工作目标与任务,着力打造学科发展统一平台,为患者提供最先进的多样化、最具特色的个性化的适宜医疗技术服务。2020年,萍乡市人民医院医疗的主要工作是做好大急诊体系、介入及杂交手术中心、腔镜中心、内镜中心等建设;进一步落实落细院内扩大会诊、院外会诊,提升会诊质量;进一步强化门诊多学科会诊及MDT(多学科诊疗)团队建设,力争做到萍乡老百姓在萍医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满意,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Q:关于医院员工的角色定位,您有何思考?医院提出“还医务人员于患者”,这背后有何深意?
刘绍华:“员工第一”是医院的管理理念。医院将永远做医务工作者的坚强后盾,不断提升临床一线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真正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不断提升职工的归属感、荣耀感和认同感。要以职工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职工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对有困难的给予解决,对需要帮助的给予扶持,对员工不仅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使医院真正成为职工成长成才的沃土,形成全院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要让医院给予职工的关怀,主动转化为爱心传递给患者,从而构建优秀的医院文化,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为全市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更要始终想在前面、看在前面、走在前面,把病看好、把手术做好、把患者的问题解决好,把住萍城百姓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好守护百姓健康的钢铁长城。因此,无论是青年医师还是技术骨干,都要全面加强“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工作,不断夯实基础,尽一切努力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这也是医院学科创新的基础。
医院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把具有服务意识的临床一线员工解放出来,“还医务人员于患者”。通过考评,激励一线员工提出改善医疗服务的专项措施,激发一线员工服务热情;推进实施职能科室服务型管理,落实临床围着患者转,机关、后勤部门围着临床转。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加强员工人文关怀,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多渠道关爱温暖员工,不断提升员工幸福感,让他们毫无负担地、全身心地、充满激情地为患者提供全周期的包含人文、健康教育及临床诊疗的服务。
Q:请您简要谈谈您对医生职业的理解?
刘绍华:医生是崇高的职业。因为不在顶峰,所以需要攀登。既然选择救济苍生,就不要怕风雨兼程。既然选择成为一名医生,就要承载起老百姓对一名优秀医师的期许。“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 ,具有高尚的医德是一名优秀医师的基本条件;“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一名优秀的医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医生不断提升核心技术,也是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本文刊载在《健康中国观察》 第10期 作者 廖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