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人民医院

【中国江西网】2岁女童肠梗阻呕吐休克 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

发表于:2020-11-03 浏览数:

媒体截图.png


        近日,23个月大的月月(化名)因持续性腹痛合并有感染性休克,生命垂危,紧急送入萍乡市人民医院儿外科抢救,医生诊断其为小肠扭转并坏死、绞窄性肠梗阻、感染性休克,并为月月紧急施行了小肠扭转复位、肠坏死切除术、肠管吻合术。术后经过多学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患儿康复出院。

  9月上旬一天的清晨,女童月月被救护车从下级医院紧急转送至市人民医院。据家属回忆,前一晚8时左右,月月开始持续腹痛以至无法安静入睡,到第二天清晨送医,中间仅相隔几个小时。这与以往接诊过的腹痛患儿不同,她病情发展之迅速,让儿外科的医生们也心生诧异。医护人员护送患儿经过绿色通道,优先为她做了腹部X片及CT等检查后,影像结果提示“腹部肠系膜旋转状”让医生初步判断为“肠扭转、绞窄性肠梗阻”,结合患儿的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还合并有感染性休克,不能排除肠坏死。必须马上紧急救治,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

  危急时刻,一边,医生正抓紧时间与家属沟通,准备手术事宜。另一边,刚住院的月月却突然出现“双眼外翻、呼之不应、意识昏迷、牙关紧闭、面色惨白、嘴唇发绀”等休克症状。

  “刚转院过来时就察觉情况不好,小孩症状比较重,面色苍白,意识淡漠,呼吸反应差,心率非常快,180、190次/分。”接诊医生廖鹏回忆,绞窄性肠梗阻后会产生毒素,引起感染性休克,这对一个年仅2岁不到的孩子来说非常危险。月月的血压血氧都在下降,当务之急是使用一切办法充分保证心肺脑等器官的供氧,医生许绍林跪在床头用舌压板压舌,帮助开放气道,用面罩给氧,推生理盐水,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明予以足底穴位按压。慢慢地,月月逐渐有了哭声,四肢活动也逐渐好转,监测血氧为97%,在场进行抢救的医护人员暂时地松了一口气……

  随后被顺利送入手术室,医护人员开腹探查发现,患儿腹腔内积聚暗红色混浊血性液体约500毫升,可见大段坏死肠管,穿过小肠系膜形成一内疝,呈类“W”形状,色呈黑紫色,僵硬无蠕动,若不及时手术,后果不堪设想。专家团队当即为月月实施了小肠扭转复位、肠坏死切除、空回肠端端吻合和腹腔冲洗引流术,吸除腹腔积血,切除坏死肠段离体,测量长80cm,并充分冲洗引流腹腔,历经2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据专家解析,手术越早,后期并发症越少。两周后,在儿外科、儿内科和重症医学科联合救治下,月月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活蹦乱跳,返回家中。在出院当天,家属们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称赞儿外科是一支“战斗力强”的团队。

(本文刊载在“中国江西网”2020年11月3日 作者 朱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