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市人民医院成功治疗4节段胸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胸椎管狭窄症是一类高致残性疾病,尤其多节段胸椎管狭窄症被脊柱外科医生将胸椎手术视为手术“雷区”,保守治疗效果差,手术风险大,极易出现脊髓损伤,导致瘫痪,为脊柱外科复杂程度高、风险性大的手术之一。近日,萍乡市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成功为一位4节段胸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成功实施胸椎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胸椎椎间盘切除松解、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前移以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患者麻木、乏力明显改善,术后第3天即下床活动。据悉,此次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全省第三例。
48岁的吴大姐早在10余年前,就出现腰部疼痛不已,双下肢乏力、麻木,休息后感觉好一点,每当劳累后病情就会加重等情况,一直怀疑是腰椎病作怪。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症状越来越重,夜间疼痛越发明显,下肢乏力及麻木情况日趋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为进一步治疗,在朋友建议下来到市人民医院脊椎脊髓外科就诊求医。
“检查发现,患者并非腰椎病,而是胸椎连续四节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导致了神经功能障碍。”脊柱脊髓外科主任陈文明介绍,胸椎管狭窄症是由于退变性韧带肥厚甚至骨化、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小关节增生等一种或多种病理因素压迫胸脊髓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胸椎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有胸椎黄韧带骨化、胸椎间盘突出、胸椎后纵韧带骨化、退变性椎管狭窄、先天性椎管狭窄等,其中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是导致胸椎管狭窄症最常见的原因。
“该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一旦脊髓出现变性则预后不佳,且易造成完全瘫痪。”脊柱脊髓外科副主任黄勇全说,胸椎椎管狭窄至今尚无有效的非手术疗法,尽早手术减压是解除压迫恢复脊髓功能的惟一有效方法。但该手术风险大难度高,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脊髓导致瘫痪。
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大力支持保障下,陈文明、黄勇全联合采用“胸椎后路椎板切除椎管扩大减压术+胸椎椎间盘切除松解术+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前移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术中,主刀医生小心翼翼地将前移椎节椎板、上下椎间盘切除,截断、游离肋骨,依靠椎弓根钉棒的强力矫形力量,精准地去除了脊髓压迫,并采用微型钢板辅助,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麻木、乏力明显改善,术后第3天即下床活动,行走平稳,大小便功能恢复正常。目前患者已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专家建议,市民如出现四肢麻木、疼痛、行走困难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久治不愈,应及时找专科医生确诊再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另外,如有颈肩、腰腿痛等症状,切勿自行判断盲目按摩理疗,以免加重病情。
(本文刊载在“中国江西网”2021年04月04日 作者康健、黄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