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日报】守护“心”希望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学洪二三事
近日,市人民医院的一间手术室里,气氛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无影灯下,一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生命垂危。主刀医生张学洪额头布满汗珠,眼神却坚定如炬。各种医疗器械在张学洪的精准操控下,疏通着患者堵塞的冠状动脉血管。当听到患者心脏重新规律跳动,并发出有力的“砰砰”声,张学洪才放心地长舒一口气。
这场惊心动魄的手术,仅仅是张学洪从医生涯中众多挑战的一个缩影。2012年,张学洪从南昌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开始了救死扶伤的征程。2024年3月,在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部署下,作为第16批省卫生人才服务团成员,张学洪挂职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我是土生土长的萍乡人,能为家乡医疗事业发展尽一份力,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张学洪微笑着说。
救危情 展责任担当
2024年11月中旬,91岁的彭爷爷因身体不适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医院诊断彭爷爷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膜疾病采取外科手术方式,对于91岁的高龄老人来说,风险极高,且术后恢复困难,预后差。
为让老人生活更有品质,张学洪组织团队讨论,并结合自身多年的从医经验,认为彭爷爷具有TAVR指征及条件,可以耐受微创手术。从导丝跨瓣,到瓣膜植入,每一步都有条不紊,张学洪带领心血管内科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团队为彭爷爷重新开辟了生命通道。
“幸好有你在,不然我这么大年纪还要跑到外地去就诊。”出院那天,彭爷爷握着张学洪的手不断表示感谢。自来到市人民医院挂职后,张学洪主持心血管内科完成高危复杂冠脉介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等高难度复杂手术100余例,极大提高了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学科的诊疗水平。
优管理 启服务新程
“从就医到接受手术,整个过程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市人民医院高效救治模式挽救了我的生命。”回忆起自己突发心梗后的就医过程,患者袁先生感慨地说。
去年,在张学洪的牵头带领下,市人民医院与各县区的多家重点医院共同组建了胸痛—房颤中心微信群,极大提升了胸痛患者救治能力。家住湘东的袁先生突发心梗后,迅速前往湘东区中医院就医,后转院至市人民医院。湘东区中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及时将袁先生的病情信息上传至微信群,帮助市人民医院快速制定好了诊疗方案,让袁先生迅速得以救治。
作为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除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张学洪还致力于进一步完善胸痛中心、房颤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等重要平台的管理机制建设,持续推动心血管内科学科的高质量发展,理顺医院管理流程,竭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医疗服务。
践初心 护群众健康
“老人家,出院后身体还有哪里不舒服吗?”近日,张学洪带着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几名医护人员来到刚出院不久的患者周爷爷家中做术后随访。周爷爷看到张学洪后,热情地拉着他坐下。
“您现在的饮食一定要保持低脂低盐,不能剧烈运动,平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情况。”张学洪关怀备至的话语,让周爷爷感动不已。“我住院的时候,张院长就时常来看望我,详细询问我的身体状况,并给予我安慰和鼓励。”周爷爷说,“如今我出院了,张院长还对我如此关心,我非常感谢他。”
张学洪还十分热心公益事业,在医院组织的义诊活动中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除了高超的医术,张院长良好的医风医德也非常值得我学习。”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生罗勤说。